话说“管理”

2014-01-24 11:01:38 | 作者: | 所属分类:学术交流 | 阅读:1776

话说“管理”

作者:许建华 | 文章来源:《发现杂志社》 |

管理是什么?通俗地讲:管理就是为了要实现某种工作目标,为此而实施的劳动的总和或过程。管理就是要制造一个磁场,把原来按照自己目标各自自由放置的员工引向同一个方向放置。这一方向就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企业目标与个体目标达成的某种默契。那么,要制造一个环境,形成这个磁场,我们的工具又是什么呢?其一是机制,自动调节;其二是制定的经营方向和策略;其三是制度;其四是权力和组织结构。这四个东西就可以形成我们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但是大家知道,有些东西是这四条所不能覆盖的。就像一个社会,有些东西无法用法律覆盖一样,人们之间还要有一种共同的契约,即道德。在企业里边,这个道德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企业文化来补充,你那些硬性的条条框框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为什么?因为无论多么严谨的规章制度,她也总会难免或多或少有一些漏洞,而道德文化正好可以把很多硬性的东西连接起来,弥补这些漏洞,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磁场。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妨对管理做进一步的探讨和了解。敝以为,“管理”对我们的“管理者”最起码有两条要求:一是管理意识;二是管理素质,她将决定我们的企业成败。

一般来说,对磁化论(我们暂且谓之曰为“磁化论”)理解得深,对上述工具运用的好的,管理中基本上都能够自如发挥,充分体现出一个领导的指挥才能和管理水平。否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思维和总结。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在研究我国的儒家文化,他们一些人对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了解比我们甚至有过之而封锁不及。记得有一个日本的知名企业家说过:在企业里面,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奖励政策或规定,我从不先看,而是先叫拿到楼下给最低层的清洁工看,他们看不懂就不要拿给我。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制度或政策是要对人起作用的,当受制度约束的人不理解它的基本含义的话,这个制度或政策对他们来讲,就失去了意义,一点用都企业往往是制度几大本,或挂满一面墙,初看起来,好像很正规,但是,类似这种情况,往往是企业的行为却很少有章法,像这样的制度摆在桌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或许,管理意识的区别就在于此。其次,还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在这里,我要说,企业的领导要像一个木匠而不是像一个医生。虽然这个比喻不一定十分的贴切,但他可以帮助我们说明问题。为什么?因为木匠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他眼里,没有多余的废料;二是他做事胸有成竹,循序渐进,不管是做桌子还是柜子,在动手之前就已经有了具体的蓝图;三是他可以就地取材、因材施教,根据现有的条件恰如其分的、最大限度的运用材料;四是循循善诱、重于疏导、精心组织,实现既定的蓝图,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郑重声明】 本文由网站编辑部发布,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广东省注册物业管理师协会网站编辑部共有,欢迎转载, 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分享到: